杈叉キ闋 |
一、教育部:城市中小學每學段至少安排一次農業生產勞動
近日,教育部印發《教育系統“制止餐飲浪費 培養節約習慣”行動方案》,按照要求,組織學生走出課堂,走向田間地頭和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等場所,廣泛開展實踐體驗活動并形成制度,城市中小學校要在每個學段至少安排一次農業生產勞動,農村中小學校要因地制宜開展種植養殖體驗,支持大學在食堂建立育人實踐基地。
二、八年190億元,中央財政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
據財政部網站消息,2013年起,中央財政專門安排資金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,通過先服務后補助等方式,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、農民專業合作社、農業服務專業戶和服務類企業面向小農戶開展社會化服務,重點支持小農戶在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規;a中的關鍵和薄弱環節,推動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對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效支撐。2013—2020年,中央財政共安排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資金190億元,其中2020年增加到45億元,項目實施省份達到29個。
9月16日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節目中心高質量發展改版推介會暨《鄉村振興人物榜》(暫定名)推選活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。此次發布高質量發展改版規劃,是在總結過去一年各方面經驗的基礎上,一次從理念到業態,從內容到形式,從傳播到經營,涵蓋媒體發展全流程的努力開拓,力爭以嶄新的面貌、精彩的呈現講好農村基層一線踐行新思想、推進新創造、展現新作為的生動故事。
四、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堅決制止耕地“非農化”行為的通知》
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《關于堅決制止耕地“非農化”行為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,要求采取有力措施,強化監督管理,落實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堅決制止各類耕地“非農化”行為,堅決守住耕地紅線。
五、科研成果落地 發展動能釋放——貴州16個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助推脫貧攻堅側記
貴州從2009年開始啟動建設全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,圍繞省委、省政府部署,省農業農村廳、省農業科學院聚合科技資源、搭建研發平臺、建立轉化機制,利用全省現有科研力量,目前已建成有蔬菜、肉牛、中藥材、馬鈴薯、茶葉、油菜、水稻、生豬、特色雜糧、精品水果、特色水產、牧草、肉羊等16個產業技術體系,為轉變農業生產方式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、提升農業產業效益,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廣,實現鄉村振興戰略、“十三五”勝利收官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![]() | |||||
|
|||||
|
杈叉キ闋更多 |